古琴的歷史悠久,最早可見於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等文獻,在傳統音樂中一直居於重要位置,為歷代文人所垂青。古琴原本只有五弦,周代時發展為七弦,被稱作琴或七弦琴,在三國時期定立七弦十三徽,製式沿用至今天都未有改變,在唐宋以後才把琴稱作古琴。
古琴能應用於祭祀、典禮、朝會等,原本只在士階層流行,於秦代漸盛行於民間,演奏方式分有獨奏和歌唱伴奏兩種。古琴歌唱在周代叫做「弦歌」,春秋戰國時期衍生出「十二操」、「九引」、「河間雜歌」,在唐代發展為「琴歌」,宋代稱之為「相和歌」。
隋唐時期因胡樂隨入,古琴音樂有式微的傾向,但亦產生了古琴文字譜,經晚唐曹柔改革為「減字譜」,近似演奏符號,沿用至今。明清時期有助於印刷術,大量琴譜,根據文獻記載,琴譜有一百四十多種,明代創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。清代以來,社會動盪不安,至20世紀50年代被人所認知的古琴演奏家僅不足50人。為振興古琴的傳播,出現「琴社」模式的發展,如嶽雲琴集(北京)、德音琴社(濟南)、今虞琴社(上海)、愔愔琴社(長沙)、元音琴社(太原)、廣陵琴社(揚州)、青谿琴社(南京)、梅庵琴社(南通)等,從事古琴演奏、教育與製作。
古琴流傳的款式甚多,常見的有仲尼式、伏羲式、聯珠式、落式、蕉葉式等。古琴通常使用一塊三尺六寸長、六寸寬、兩寸厚的桐木板或杉木板,按照規格刨製槽腹,粘合一塊三分厚的梓木板作為琴底,形成一體的共鳴箱。琴面鑲嵌十三個琴徽,在琴軫與雁足之間纏上七弦。以生漆鹿角灰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的古琴,一般才具備「清麗而靜、和潤而遠」這一美學標準。
古琴音域為C - d3,定弦分別有「正弄」、「側弄」、「外調」三種,常用的演奏技法有一百多種,基本類形可分為「按音」、「泛音」、「散音」三種,呼應天地人三才之和,虛實結合,聲音千變萬化,形成古琴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。
分為單散音、複散音、滾拂散音三種。單散音技巧可細分為擘、托、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打、摘等。複散音為抹勾、疊涓、抹挑、勾剔、曆、撮、撥、剌、打圓等。滾拂散音為滾、拂、背鎖、短鎖、長鎖、輪等。
泛音共九十一個,一般以左手手指輕點弦線獲音高,而右手短促地彈出弦聲,多用於琴曲的引子及尾聲部份。
分為單按音、複按音、遊移按音三種。單按音有劈、托、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打、摘等。複按音有抹挑、勾剔、撮、反撮、撥、刺、半輪、如一、雙彈等。遊移按音有實按遊移按音、虛實結合遊移按音兩種。
Copyright © 2024 Aura The Strings 彈撥琴作坊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