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箏之所以取名「箏」字,是取自古箏撥弦時發出「錚」的音色而命名的。根據考古及文獻發現,早於先秦時期已有古箏流傳於世。初時古箏僅有五條弦線,並立有築柱,演奏時用手彈弦並用竹條擊打築柱發聲。秦漢時期發展為十二弦、唐宋時有十二弦及十三弦;明清時有十四弦、十五弦及十六弦。現代古箏,或簡稱為箏,一般採用二十一弦款式,於樂團合奏時亦會採用二十五或二十六弦箏,以增加音域。十三弦箏的音域為:A-d2;十六弦為A-a2;二十一弦為D-d3;二十五弦為A1-g3或D-b3。在純箏樂形式的合奏中,亦會採用不同形制的潮州鋼線箏、低音箏及高音箏等,弦線方面亦會根據音色調配鋼絲弦、銅弦、絲弦、尼龍鋼絲弦,極具特色。
古箏採用桐木製作木質音箱。桐木面板上設有用音柱支撐的弦線,一弦設一柱,低板設有三個音孔,傳統稱作「鳳眼」、「瑤池」、「龍穴」,整個箏體是一個共鳴箱,頭尾設有前梁與後梁,之間的面板立有箏柱。箏柱位置錯落有序,呈一字雁飛形態,故稱作雁柱。
演奏古箏,講究左右手並用,演奏時須配帶假指甲,一般以右手彈弦輔以左手壓弦演奏。左手按弦的技法有按音、滑音、吟音、泛音、煞音、扣弦等;右手彈弦的技法有劈、托、抺、挑、勺、剔、提、大指瑤、食指搖等。箏弦音位以五聲音階排列。fa及si兩音是在mi及la兩弦上通過按弦而發出。箏透過左手按弦的奏法獲得本弦發音以外的音,這特色稱為「以韻補聲」。「以韻補聲」是控制箏曲情感的重要手段,演奏時按音的力度、幅度、時值的不同,讓各地箏曲形成不同的風桐與韻味。
箏樂的表現形式極為豐富。在古代的宮廷音樂裡,發展出漢代的「相和歌」、南北朝的「清商樂」、隋代的「九部樂」及唐代的「十部樂」等。在民間,箏樂更按各地文化風情形式不同的地方特色流派,包括有中州古調的河南箏、齊魯琴曲的山東箏、杭灘絲竹的武林箏、閩南地區的福建箏、漢皋古譜的客家箏、韓江絲竹的潮洲箏等。
由山東琴曲、琴書唱腔曲牌、民間小調組成。箏曲分為「大板曲」與「小板曲」。「大板曲」主要由山東琴曲組成;「小板曲」主要由山東琴書唱腔曲牌組成。山東箏曲音調華麗明快,音韻鏗鏘悠揚,常用右手大指作擘、托、搖、刮,常用大幅度的按滑音和餘音按滑音、走指奏法及加強力度的「鄰弦回音」。
由河南預劇及大調曲子板頭曲的音調基礎發展而來,可分為由唱腔曲牌組成的「小曲」及大調曲子組成的「板頭曲」。按音沉著穩重,往往配合較長時值的吟揉技法。
流行於江浙地區,以絲竹、板頭曲、弦索套曲、民間音樂、民間小調,並移植大型套曲為組成,與杭州灘簧有著密切關係,旋律音韻淡雅、含蓄、清秀,以右手清彈為主,最具特點為右手「快四點」指法。
又名漢樂箏曲,有大調、串調、小調三類,從以箏、琵琶、椰胡、弦子、揚琴等組合的客家音樂發展而來,保留了中州古調清秀的個性,但板式上無定格,不拘於六十八板,又受到漢劇及當地民間音樂的影響。按音明確、輕巧柔和,風格淡雅,通常會經按音而改繳全曲調式。
潮汕的箏曲是潮州弦詩的重要部份,通常第一段為二板或稱頭板,即4/4拍慢板;第二段為拷拍或稱拷打,即1/4拍的切分旋律;第三段為三板或稱中板,即1/4拍快板,風格自成一派。
Copyright © 2024 Aura The Strings 彈撥琴作坊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