簫是形聲字,有形容風聲呼嘯的意思,最早的原型來自於距今7000多年前的骨哨。《尚書·益稷》有載:「簫韶九成,鳳凰來儀。」傳說是模仿鳳凰展翅呼嘯的形態及聲音而創造的。演奏時,簫與身體呈45度角,雙臂自然垂下,姿態形似鳳凰展翅,故亦有鳳簫的別稱。
秦漢唐時期,簫單指排簫,單管直吹的洞簫,都統稱為笛。直至唐代開始,洞簫漸廣泛應用於獨奏、琴簫及絲竹合奏,笛簫才分家,多管的稱作排簫,單管的因長一尺八寸,則稱作尺八,並流傳到日本。在魏晉南北朝,簫已發展出獨奏及合奏藝術,應用於相和歌的伴奏。
根據文獻發現,元代已出現5孔洞簫,並應用於宮廷音樂。至於簫此一專稱,是明代才開始盛行使用的,至清代簫的形製與現代常見的簫已十分相似。現代的8孔簫則是經由古琴演奏家彭祉卿研發而改革成形的,當時應用於琴簫合奏,亦把8孔簫稱作「琴簫」。
簫的表現形式除了獨奏外,亦包括琴簫合奏、詩詞伴奏及越劇伴奏,在民間音樂中亦發展出江南絲竹、福建南音、廣東音樂、常州絲弦和河南板頭樂隊等地方傳統。
洞簫演奏方式對比笛子而言,並不靈活,主要強調音色變化的對比,發展出多種控制口風來調整音色的技巧,或以嘴唇肌肉的控制力度鬆緊來調整強弱,或以上下嘴唇的前後擺放比例及吹氣角度分作順氣型、俯切型與仰切型三種來改變音色。
由水竹製作而成,為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,自明代開始出現,明清時期作為朝廷貢品,以精美外觀著稱,在管身進行雕刻工序,通常作為工藝品及收藏品。較為著名的演奏模式有龍鳳簫合奏,由較粗的雄簫刻上龍圖騰,與略幼的雌簫刻上鳳圖騰,兩簫高低音合奏。
由唐代傳至日本,採用唐式吹口,不設鳳眼,因長一尺八寸而得名,分有5孔及7孔兩種,用於不同形式的演奏。一尺八寸為尺八的標準,以D調作為筒音,每增減一寸相差半音,共有十二款不同長短的製式,作為不同調式的演奏。
由古琴演奏家彭祉卿先生研發,用於古琴合奏,為配合古琴的音量,聲音較少,設有8孔,以去除竹根的紫竹製成,管徑較江南絲竹洞簫細,通常只有G或F調,除整節外,亦有兩節或三節接銅調音的款式。
分有6孔與8孔兩種製式,出音孔距離簫管末端較遠,不設竹根。8孔簫按十二平均律製作。6孔簫細分為半音及全音兩種。全音6孔簫為較傳統的製式,音孔平均分佈。半音6孔簫則按十二平均律製成,但較8孔簫而言去除第2及第6孔。
管身較為粗短,演奏時身體與簫身的角度略高於45度角,一般採用桂竹、孟宗竹或石竹製作而成,吹口分別有唐式外切型(傳統尺式樣式的吹口)、U型、V型及UV型(台灣較為流行)。款式亦可分為6孔與8孔。6孔南簫設有雙鳳眼,按傳統標準為十目九節,共一尺八寸長,又可稱作南管尺八。8孔南簫可不設鳳眼,按十二平均律音設孔,除8孔亦有7孔製式,有十二管不同的長度對應不同的調性,出音孔以下的尾管可延長、減短或刪去,從而得到不同音色的相同調式洞簫。
根據考古學發現,骨製排簫於西周時期便已存在,盛行於春秋戰國及秦漢時期,隨後失傳至今,相傳應用於名為「簫韶」的歌舞演奏。1981年,吉林省歌舞劇院石家環先生重新研發排簫,製作出雙排排簫,並按十二平均律分配簫管。現代排簫的製式並未有統一標準,乃按照使用者的實際需要而製作。
Copyright © 2024 Aura The Strings 彈撥琴作坊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