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胡最初的起源可追溯至唐代的奚琴,或稱作嵇琴,距今歷史大約有一千年。在過去並沒有二胡此一稱呼,皆統稱作胡琴,亦有南胡、嗡子等俗稱,直至現在才形成二胡此一稱呼。相較其他種類的樂器而言,胡琴的歷史較短,但是在歷史的進程裡亦演化了不同的類型,有皮膜的二胡、京胡、京二胡;軟弓的京胡、粵胡、四胡;板面的板胡、椰胡等,形成豐富的表演形式。
在元代,胡琴應用在蒙古之祭祀與軍隊上。胡琴現代的演奏形態,從明代的《麟堂秋宴圖》最早被發現,呈現出捲頸龍頭、設有千斤、馬尾琴弓夾於二弦中擦奏的特色,與現代的胡琴大致相同。發現至今天,二胡由各種細節組成,包括有琴杆、琴軸、琴筒、音窗、皮膜、琴弦、千斤、琴碼、琴弓。二胡的共嗚箱有六角、圓形、橢圓等形式,皮膜部份蒙以蟒蛇皮,蟒蛇皮愈薄、厚度愈平均,共鳴的音色愈佳。皮膜上須置有琴碼,支撐兩條弦線,把由馬尾毛髮製成的琴弓夾於弦與弦之間拉奏。千斤繩須繫於琴碼及琴軸之間有千斤控制弦長音高,並以琴軸調音。
二胡的演奏技巧分為右手運用及左手運用。右手的有連弓、頓弓、連頓弓、顫弓或稱抖弓、甩弓或稱小抖弓等;左手的有顫音、滑音、泛音、墊音、揉弦、撥弦、彈弦等。一般以五度定弦,按照傳統有兩種定弦方法,分別為「托音胡琴」及「主音胡琴」。目前專業演奏常用「主音胡琴」,能較精細地調控音色來演奏,必要時將定弦調低,以演奏「托音胡琴」的曲目。
以子弦、中弦定弦的則稱作「主音胡琴」,小工調(D調)為d1-a1弦或do-sol弦、正宮調(G調)為d1-a1弦或sol-re弦。
代表人物有劉天華,創作有二胡十大名曲,改良二胡定弦並發展符合十二平均律的的把位概念,成功以主音胡琴的定弦及把位方法作為教學藍本,推送至高等音樂教育形成學系。
以中弦、老弦定弦的稱為「托音胡琴」,小工調(D調)為a-e1弦或sol-re弦、正宮調(G調)為g-d1弦或do-sol弦。
托音胡琴的代表人物有華彥鈞,自幼從家庭學習樂器,原從事道教工作,後失明流浪民間,接觸大量民間音樂,其創作的三首作品《二泉映月》、《聽松》、《寒春風曲》演譯出托音胡琴的精髓,根據錄音資料被製作成樂譜,成為二胡經典之作。
Copyright © 2024 Aura The Strings 彈撥琴作坊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